自浙江省教育厅下发中小学生减负文件后,教育厅不断收到投诉,最多一天有100多件。19日,省教育厅点名批评了投诉最多的6所学校。这些投诉来自两个渠道,即电话举报和网上举报,从投诉者奇奇怪怪的起名中,诸如“无奈的小朋友”、“欲泣无泪”、“悲哉”、“失望者”、“救救我们”等,读者当能窥见“减负”现状之一斑。(4月20日《都市快报》《今日早报》)<!--NEWSZW_HZH_BEGIN--><!--NEWSZW_HZH_END-->
上述投诉者的起名有个共同点,那就是对“减负”现状的不满和失望。他们的身份应该是学生,对“减负令”的执行情况最有发言权。他们不比教师,后者因为早见识了这类“减负”走过场的情形,故从一开始就对这新一轮“减负”不抱太大的希望,学生不同,他们对“减负”寄予了满腔的期望,但事实很快证明,他们的热望落空了。面对如此“减负”现状,他们不能不借助上述起名表达他们的失望、无奈甚至悲愤!
一个起名“欲泣无泪”、一位起名“救救我们”,这哪里是在给自己冠名,分明是对当今不顾学生死活的教育制度发出的控诉!他们是多么迫切希望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多么希望省厅的“减负令”能救他们于水火之中!我们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难道能不为此心生不忍之意?孩子们已经发出了“救救我们”的呼唤,大人们还能无动于衷吗?
可是,大人们何止无动于衷,而是几方合作,想方设法,用兵书上的招数来对付“减负令”,大有将“增负”进行到底的决心和气概。且看他们使的是哪几招。第一招:请君入瓮;第二招:换汤不换药;第三招:巧立名目;第四招:明目张胆;第五招:无动于衷。凡是学校出招,都能得到家长的配合。可怜的学生,注定是没救了。看着下面的学校使出的这一记记招术,笔者不禁替学生的命运捏一把冷汗,也对“减负令”能执行到什么程度发生怀疑。
“减负令”刚刚开始生效,就有那么多的投诉举报,可见“减负”任重道远,远非几个文件就能解决问题。真要使“减负令”落到实处,省教育厅不能满足于常规的督查处理方式,如点名批评,明察暗访等,还要针对上述招术,见招拆招,有的放矢,各个击破。譬如对使“明目张胆”一招的学校,就来个硬碰硬,摘了你校长的帽子。
最后,笔者向省教育厅转送孙子兵法上的一招,“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打赢这场“减负”战,首先要研究掌握那些顶风违规学校使出的招术,然后多方听取一些高人的意见,想出更高明的应招之术,把“减负”进行到底。(稿源:红网)(作者:陌上青)(编辑:潇湘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