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次承办跳水比赛,我至少有信心保证不亏钱。”作为中国国际跳水公开赛的具体承办者,珠海市体育中心的主任张庆祥如是对记者说。而透过他的这句信心十足的话,我们又分明可以体会出这样的潜台词:在此次为期三天的比赛中,珠海方面有赔无赚。只是,包括组委会工作人员在内的好多人可能都没有想到的是,承办跳水比赛无法赢利,竟然与“跳水”这个名字扯上关系——当负责招商的工作人员在反馈相关信息时,他们的一大无奈便是:本来商家对于赞助国际性比赛的兴趣还是相当大的,但当他们得知需要赞助的赛事是跳水时,他们的主意便改变了:新年刚刚开始就让我“跳水”,太不吉利了。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一个大胆的想法也就诞生了:我们是不是可以给“跳水”改一个名字? 担任本次比赛裁判长的宣增镛对于这样的“建议”并不陌生:“其实,早在九运会的时候,负责承办跳水比赛的汕头体育局负责人便已经对我提出了这样的建议:‘跳水’,这个名字在商家看来实在太不好意头了。这位负责人在‘诉苦’的同时甚至还提出了自己认为可能更为合适的名字——花样入水。根据他的建议,我查阅了有关跳水运动的文献资料,发现解放前,当跳水运动刚刚传入中国的时候,它的名字还真的就叫作入水。根据这一发现,我向游泳中心提交了一份有关将‘跳水’改作‘花样入水’的报告,但最后似乎在体育总局那边卡壳了。‘跳水’这个名称确实早已为人们所接受,不改当然也有它的道理,但是,站在商业的角度来看,商家的顾虑又确确实实地摆在那里,这就是市场与现实的矛盾吧?!” 在大胆构想实现之前,最终有32家企业赞助此次比赛,但是,赞助资金的总额却只有40余万,而承办比赛的预计成本却是100万。面对如此一幕,张庆祥告诉记者:“我们只能将减亏的希望尽可能地寄托在节省各种开支与成本之上。结果,经过我们精打细算,承办本次赛事的开支被压缩到了60万元左右。” 来源:《南方体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