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籍贯:江苏扬州
生日:4.16.
星座:白羊座
血型:A型
好吃:面条
好玩:音乐、旅行、网络
好色:黑、白、灰、所有美色
侃侃的专辑 专辑:我是侃侃
歌手:侃侃
公司:上海声像出版社
时间:2004-10-12
专辑:老家
歌手:侃侃
公司:广东美美
时间:2006-04-03
专辑:情动
歌手:侃侃
公司:乐满天文化
时间:2007-02-14
侃侃是谁?不知道,只知道她是女人,一个唱歌的女人,一个把歌子唱得惊心动魄的女人。籍贯、年龄、经历都是陌生的,在我所有掌握的信息中,只有从百度搜索出来她的好多歌,甚至这些歌曲我还没有听完,我只听了《网络情缘》、《大礼堂》、《那江烟花》和现在正在听的《蝴蝶》,但就是这仅仅四首歌,我的心就被这个声音俘虏过去,我知道从此,侃侃的声音会永远地飘荡地在我的屋子里,飘荡在我的生命中。
三十岁的年纪,多年的历练,早已不再是当初那个懵懂少年,为一首歌疯狂,为一个人疯狂。投下一粒石子就哗哗地响,更多的时候是静默,看云来云去,听风声过耳。以为不会再有什么可以让自己冲动,让自己去投入。但我错了,当我听过侃侃的这几首歌后,我真的被感动了,被吸引了,被触动了。这天籁一样的纯净的声音,在耳边轻轻环绕,怎么形容这个声音呢?如果有天使的声音,我认为侃侃的声音就是。这是个很独特声音,象田震,又比田震的声音纯净,甘冽。这个略带沙哑的声音,象夏日汗流浃背中咬开的第一口井水浸过西瓜瓤,是的,沙甜,清凉,沁人心脾。如果仅仅是美妙的声音,也许还有点白玉微瑕,还有点美中不足,但侃侃的歌词也写得很唯美。她在《蝴蝶》中唱道:“无边的狂想,是我硕大的翅膀,带着我飞向远方。瘦弱的臂膀,空空的行囊,满载着我的梦想流浪,流浪,迷失方向,远离我的故乡飞翔,飞翔,越过迷惘,飞向金色天堂。”她在《大礼堂》中唱道:“有空荡的四壁,零落的琴声,昏暗的烛光,一群听歌的人,有时也有掌声,有时也会沉寂,来了又去的人,已记不清.一样的歌声,一样的人,只是人都走了,谁来听,多少的故事在这里发生,不必曾经相识,陌生的朋友。”唯美中还有点淡淡的忧伤,一种失去的记忆,在回首中闪烁的美丽的光芒,象美玉日光下温润的光泽,象月光下女孩清清光芒的脸庞。这样的曲子配着这样的歌词,就天衣无缝了,就珠连璧合了,就近乎于完美了。这就是侃侃的歌,无可挑剔的声音,无可挑剔的词曲,就这样紧紧抓住了我的心。
流行的乐坛,流行的风,歌手去了,又来,来了,又去。这个纷扰的乐坛,不停地在出现新星,一首成名天下闻,却转瞬又江郎才尽。将人们的眼球吸引过去,又在眨眼的那一瞬间被忘记。象潮水的一次次地冲刷,能留下的又有多少?现在的乐坛,见多了昙花一现,见多了惊鸿一瞥,很少有人会再象罗大佑、李宗盛、邓丽君、陈淑华、蔡琴等人那样,首首精品,影响了一个时代,造就一个流行神话。没有了,不会再有了,刀郎怎样?陈亦迅怎样?阿杜怎样?孙燕姿怎样?有几个能笑到最后?直到侃侃的出现,直到侃侃的歌声的出现,我相信了乐坛这个神话会再续,侃侃会给浮躁的乐坛,带来一股清新的风,带来一个新的世界,这就是侃侃的神话,侃侃的天下。我爱侃侃,爱这侃侃歌子流行的天下。
就如喜欢侃侃的人,我也试图去找她的资料和相片,但我最终不再去徒劳,因为每每听她的歌,思绪里总浮现一幅图:高山之颠,银色的月光流淌在草地上,微风轻拂着淡云,一袭白衣,散落肩头的青丝,一双素手在轻抚着木吉他的淡淡哀愁----如一多花儿在秋风中静静开放……
没办法不喜欢侃侃的歌,那歌声该是怎样的一种浪漫?像是高昂的呼喊,呼喊着每个人的心,那呼喊里凄凉得那般楚楚动人,如一朵云一缕风的轻泣,那呼喊却让人听到了低沉的婉转;她的歌声很自然、真实、纯朴、真情,那是不染纤尘的天籁,从你的灵魂里穿过,它抚摩着你的灵魂,抚摩你尘世里功利和浮躁的灵魂,却又让你的灵魂颤动,让你感到莫名的心痛……
去听她的歌吧,听那种木吉他的沙哑沧桑,听她那淡淡的情愁,听她为你诉说网络世界里的虚幻与存在、理想与现实,听她歌唱着网络里的欢乐与痛苦、爱恨与情仇……
今年对流行音乐的唯一发现是侃侃的歌:《老家》、《滴答》、《爱情啊》。
春节前从几个朋友的博客背景音乐上分别发现它们。然后用“百度”去搜作者和她的其他歌曲。然后,把它们下载到MP3里。然后,整个春节和更往后的日子,我就靠它们活着。
就像早些年发现朴树的《白桦林》和《那些花儿》,一瞬间就无条件把耳朵交给了它们。我听《老家》时也是这感觉,一面流泪,一面脸红。
当年写文章表扬朴树时,我故意批评他的《白桦林》是伪俄罗斯民歌。因为我太喜欢那种看上去多少有些矫情的深沉。向朋友们推荐侃侃时,也没忘用自嘲保护自己对她的偏爱。侃侃的声音里有我早年特别引以为傲后来又引以为羞的元素:自由、爱情、逃离、忧伤。饱含在城市天空开垦音乐牧场的民谣式理想。
是的,我喜欢那种特单纯的忧伤,越单纯越能摧毁我。侃侃的歌基本是用木吉他伴奏的,伴奏单纯,旋律单纯,歌词单纯,嗓音也单纯,其中不乏“外婆”、“老广播”这种对我特别有针对性的怀旧意象。
怀旧很容易被理解为小资,而在精英知识分子眼里,小资是肤浅和可耻的。
所以我一面在《老家》们的情绪里放大着自己对时间的感伤,一面暗自脸红。
正月初四,去朋友老吴的别墅喝酒。酒后同他妻子以及一上海回来的女同学喝茶,向他们推荐的也是侃侃的歌。我们环坐在老吴的书房,姿势端庄得近乎滑稽地各捧一杯热茶。《老家》、《滴答》、《爱情啊》、《秋天2002》在头顶循环往复地播放,我们关于青春的回忆也一章一章地被解密敞开。
那时候窗外的树枝在持续了一个月的奇寒中微微颤栗,我感觉自己的心脏也在音流里温暖地微微颤栗。
我早年的吉他师傅老吴说:侃侃的吉他弹得真好,嗓音也确实很好!有机会请她来鄱阳走走,跟她学学吉他和唱歌。
老吴的话让我感动。20年了,他在美色(油画)和美音方面的偏爱和我依旧如此合拍。
去亲戚家赴宴的路上,我听着侃侃;在县城郊外徒步漫游时,MP3里放的是侃侃;深夜睡不着觉的时刻,听的还是侃侃。侃侃用天籁般纯净的旋律和嗓音为世故而喧闹的春节伴奏。
节后回南昌,侃侃仍旧住在我耳朵里。坐公共汽车上下班的路上,去菜场买菜的路上,甚至,赴一些无聊却必须的饭局时,我继续借助侃侃忽略那些我不愿听到的声音。
后来通过博客与侃侃接上头并成为朋友,后来我知道:
侃侃虽然已出版《我是侃侃》、《老家》、《情动》3张专辑,写歌唱歌却并不是她的主业。她家住扬州,每天要坐一个小时的车去同扬州比邻的另一城市上班,工作性质与音乐相去甚远。
同许多音乐人一样,侃侃从小就被老师发现很有音乐天赋,但她没有接受天赋的暗示把音乐当作职业来经营,只在工作之余写歌唱给自己和朋友听。她的成名曲《网络情缘》就是被朋友以游戏的心态发送到网上,后来才被大家关注并广为传唱的。
——那是2000年底,侃侃刚成为网虫3个月。
有同行称侃侃的嗓子像过滤器,任何一首歌被她翻唱都会焕发出奇特的光彩,但是迄今为止,侃侃没有参加过任何声乐比赛。
侃侃说,她爱的是音乐,而不是附着在音乐之上的那些附加值。
后来,还听过侃侃翻唱罗大佑的《童年》。以前听过许多歌手唱这首歌,但从来没有谁(包括罗大佑自己)能像侃侃那样,在唱出童年的欢快时,也唱出了不再年少的人对于时光流转的无尽惆怅。
我想,一个歌手太注重内心,在靠绯闻和官司维持关注度的娱乐圈,难免会显得低调甚至低迷,但也正因为如此,她保持了声音的纯度。
因为这种纯度,我一下子从众声喧哗中辨别出了侃侃的嗓音。
像许多白领那样,侃侃每天靠忙碌的工作养活自己的身体,和大多数白领不同,侃侃用低低切切的歌吟养活自己的精神。
从容,淡定,就像侃侃这个名字。
不知道侃侃还会写出怎样的好歌,不知道侃侃以后会一路走红还是被逐渐被众声湮没。
对于我,有了侃侃,2008年春天就有了特别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