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少年时就有安帮治国的雄才大略,他的诗文超群,才华冠世,指点江山,大气磅礴。《周易》等充满智慧的中国文化经典给他的政治生涯奠定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使他能高瞻远瞩,胸怀坦荡,历尽波折而坚韧不屈,纵横开合又睿智多变。他在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政权的过程中,既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又非常重视对《周易》的研究和应用。椐《毛泽东早期哲学思想探源》一书记载,早在1920年时,他就和蔡和森交流"《周易》之道"。1937年他在一篇哲学批注上写下:"完全否定,乾坤或几乎息"(《毛泽东哲学批注集》123页)。这里的"乾坤"就是《周易》中的乾坤二卦。 据《卫士长谈毛泽东》(1989年出版)一书记载,毛泽东曾对卫士长李银桥谈起年青时见一个和尚方丈的事。毛泽东还在长沙读书时,利用暑假和同学萧瑜去搞社会调查,有一天来到沩山的寺院,寺院的方丈特地接待了他们。方丈禅室清静简朴,四壁摆着经书。方丈看似50多岁,面目慈祥,合掌施礼,请两位青年席地而坐,他注视一番来客, 然后用手指着说:"这位施主是毛泽东,这位施主是萧瑜吧?"你怎么知道?"毛泽东不胜惊讶。"两位施主是签了名的,"方丈瞟了一眼桌上他们签名的纸条说:"毛施主一个字要占两三格,而萧施主一个格能写两个字,字如其人呀!" 后来,方丈和他们谈了佛经和中国古代经籍《周易》。并留他们吃了饭。饭后,方丈问他们:"你们为什么要这样走呢?"萧瑜说:"我们有心不费一文钱。来自远方的挂单和尚不是也都一文不名的吗?"毛泽东则说:"安贫者能成事,嚼得草根百事可做。有道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方丈一震,闭目合掌,随后,望着萧瑜,似乎忘记毛泽东的存在,对萧瑜大讲佛教的美德。但萧瑜不感兴趣,当方丈委婉表达让萧瑜皈依佛门之意时,萧瑜立刻摇头,断然拒绝说:"我凡心未了,研究学问,愿以改造中国为目的。"方丈遗憾地说:"只怕萧施主今日不留沩山,日后也难留中国。" 萧瑜问:"何以见得?"方丈垂首,嘴角流出一丝浅笑。15年后,萧瑜盗卖故宫文物,携款潜逃,真的流亡国外终老不能归国。 方丈又闪目望着毛泽东,这一次把萧瑜给忘了,只盯着毛:"佛教何以在中国千年不衰?"毛答"自然有人信它了。""你说的简单了。"方丈说,"第一,它提供了一种完整的人生哲学,对世间的普遍真理有重要的阐释和发扬。第二,历史上中国的皇帝有宗教的天性或哲学倾向。"毛泽东不以为然:"我以为不是天性,是维护其统治的需要。"方丈笑道:"唐皇封孔子以王的称号,封老子为道家始祖,又派玄奘取回佛经,寺院遍及全国各地。这样,儒教、道教和佛教共存于一种和谐的状态之中……"“是的,中国没有象其它国家用那样的宗教战争,一打就是几百年,”毛泽东说,"几个宗教和谐地共存,对国家来说不是坏事。""阿弥陀佛!"方丈望定毛泽东郑重地说:"只望毛施主记住这句话,日后不要忘记!""这是什么意思?"毛泽东不解。"阿弥陀佛!"方丈闭目垂首,再不作答。这件事过了30多年。到1948年,毛泽东还如此念念不忘,可见此事对毛泽影响之深。 毛泽东对《周易》的研究,不仅表现在理论上,而且运用于战略决策,其应用之实效是惊人超群的。如八卦上有八个门,干西北为开门,艮东北为生门,这是八门中唯一的两个吉门,在抗战胜利后国共合作时期都被毛泽东所控制。他和中共中央占据陕北干位的开门(也为天位、天门),东北的哈尔滨为艮位是生门,为林彪和苏联红军所据。北京坎位为北方是休门,休门主休养生息,故北京后来不战而易帜。 开门、生门不仅是吉门,而且都是居高临下之势,开艮两门形成了一把异常锋利的剪刀,所向无敌,一个又一个地剪掉了国民党八百万军队。毛泽东经历千辛万苦二万五千里长征,选择陕北这个贫瘠之地建立大本营,后又派林彪进据东北的生门。他千方百计控制开门和生门的战略决策,与八卦的布阵法完全一致,这决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历史的巧合,而是毛泽东的易道高深博大的证明。许多描述解放战争的电影、电视都曾有毛泽东、周恩来等在国共大决战时曾去山西五台山抽签算卦的情节,说明他们是非常尊重信息预测的。 在建立政权后,毛泽东仍坚持研究和应用《周易》。他在1956年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批判党内一点论的倾向时说:"中国古人论’一阴一阳之谓道’,不能只有阴没有阳,或者只有阳没有阴,这是古代的两点论,形而上学是一点论……"(《毛泽东选集》第五卷321页)"一阴一阳之谓道",就是《系辞》中所讲的阴阳变化的规律。 在最能代表毛泽东辨证唯物注意思想体系的鸿篇巨制《矛盾论》和《实践论》中,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核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运用了不少《周易》理论中关于普遍联系、阴阳生克、五行制化的理论来说明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许多观点都非常精辟练达,是毛泽东关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