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 在风水术中,有关房屋地形和选址购房的忌讳是很多的,如对宅基地形状的要求是“南北要长,金玉满堂;东西窄短,缺衣少碗”。另外,民间还有许多说法,如“卯酉不足,居之自如;子午不足,居之大凶”等。总之,选好宅地形状对于宅屋来说,是吉凶的关键因素之一。阳宅的基本内容如下: ( 一)认识住宅:阳宅亦称阳居,即是人之住宅也,但有基地和屋宇之别。阳宅最重纳气,不专纳地气还兼收门气,门地两气俱旺者必然发福。阳宅最重要的是大门。大门好比房屋的嘴巴,房子的门是用来收纳宅前山水的灵气,而大门把收纳的外气(灵气)供给房内各部使用,如灵气充沛,则隆昌。如果大门收纳不吉利的死气,就会居住不平安,影响到后代子孙之幸福。 (二)住宅的基本形象:房子,一定以方形为佳,除此之外还有动、静、内、外之区别,也就是卧房为静,客厅为动,卧房主静,必以方形为主体,而客厅的形式倒比较不受拘束。住宅中,原则上是以浅色为主,深色为辅。如墙壁用浅色作色彩,再配合深色的家俱。若是一清到底,全部用浅色,就会令人产生空虚、寒冷的感觉。 (三)阳宅吉形论: 屋造金字平,富贵人丁兴;宅造四字象,秀气天禄长。 屋作土星方,富足姓名扬;五贵两里屋,富贵多福禄。 屋合太阳星,官职任头扬。 (四)阳宅凶形论: 屋造八字形,孤贫多疾病;屋造火字形,痰火且闭经。 人字主单传,黄瘦手拘攀;屋作木星长,克妻少年亡。 屋成扇面形,痨瘵必伶仃。 (五)对地基历史的考证: 1、从前是坟场、墓地、祠堂之地不宜建造房屋,其地不祥。 2、建筑房屋之地基,原来是古战场、刑场、道观、保育院,均不吉。不能作为建屋之地。 3、在农作物不成熟期,将农作物去掉,并用作建宅地,不吉利。 4、在被埋掉的古井、暗沟、原化工厂、原医院停尸房、原污水处理场上建房,均不吉。至少不能盖民用住宅。 5、在老河床上建宅不吉,主乏嗣。 6、建筑地基要前低后高,大门位地基要高于宅内地基才能有所凭托而蓄住气。 7、居高而建,面朝悠悠环绕的小溪,小河或平静如镜的湖光山色,可直接从宇宙气场中获厚益。 8、屋少人多为实,居之吉庆。 9、宅基地及屋角前园后方,富贵双全;宅基地及屋角南北向长大吉。 10、住宅前有半圆形池塘或溪流水,圆方朝前,易发横财。
二、住 宅 文 化 住宅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思想、道德、文化、历史的发展轨迹。是城市建筑文化传统及城市景观的重要因素。 住宅文化指的是住宅区给人们提供的精神环境。一个具有文化品位的住宅小区,应到处散发出人情味,给居住者一个温馨、恬静、优雅、和谐、奋发向上的精神空间。 设计住宅就是设计生活 住宅作为城市的细胞,作为居民日常生活的物质载体,为城市生活提供了一定的客观环境,与千家万户息息相关,故有人说“设计住宅就是设计生活”。 21世纪的住宅应展现出更新的面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住宅设计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住宅设计将代之以智能化、情感化、多样化, 更加注重舒适性。建筑师要创造出一种适应未来生活、洁净优美、注重环境质量、富于情趣、具有邻里氛围的住宅社区形态,以满足人居环境可持续变革与发展的需求。营造—个舒适方便、温馨和谐、 有利于个性发挥的生活家园,应包含物质条件、精神价值以及组织体制和运作机制等几个层面: ——生活家园的物质条件既包括单元住宅的房型、朝向等,更应强调和关注绿化环境、文化教育和医疗设施、道路交通以及各种生活服务和休闲娱乐设施等。所以,—方面应充分尊重个体和家庭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又要注重营建一个有利于发展人际关系的公共空间。如在绿地布局、文化娱乐设施结构形态等方面,应形成开放格局,以便人们在享用这些硬件的同时,能够轻松自如地融入群体之中,参与生活家园的各种活动。 ——精神价值取向应是现代和未来生活家园质量的重要内容,甚至可以成为维系整个社会的结构性力量。它表现为社区人们的公益精神、奉献精神、慈善精神以及朴实的情感交流等,可逐步培育“家园”成员出入和谐、相帮相助的人际关系。 ——生活家园组织体制和运作机制的最基本特征应当是协调互助,如各类社区服务组织等。特别是小区建成后的物业管理,要从关心人的角度出发,服务到家,让居住者没有生活烦恼,让邻里间友爱和睦。 可以预见,21世纪将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人文及社会理念,人们将在社区公共精神的阳光普照下,尽情生活在自己的家园中。
三、 住宅人居环境设计 人居环境就城市和建筑领域而言,可具体理解为人的居住生活环境。它要求建筑必须将居住、工作、休憩、交通、管理、公共服务、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的要求,在空间和时间上能相互和谐地结合起来。因此,建筑师要设计出环境优美、安静、舒适、卫生、美观的生活小区和住宅来,为民造福,使居民安居乐业,健康长寿。 人居环境应色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范畴。就自然环境来说,主要包括生态环境、气候环境和物理环境等。在住宅区的规划与住宅的设计中应当把绿化环境、净化空气、改善生活小区的气候状况、争取自然通风、利用天然采光、防止噪音干扰等,加以妥善处理。要充分利用原有基地的地形、地貌的特点,必须防止见山就挖、逢水就填、逢树就砍的行为产生,以免青山绿水不断遭到破坏。就人文环境来说,主要有社会环境、艺术环境和文化环境等。随着住宅由福利分配型向着商品型转化,人们已把建筑看成是一种社会需求,居民渴望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水平,要求住宅既实用又美观,开敞、明亮、温馨、幽雅。建筑形式的创作,包括建筑群体的单体的体型、内部和外部的空间组合、立面构图和细部处理等,它是随着建筑的功能与环境、建造的材料与技术和社会的意识与文化传统等因素而定的。居民希望新居能体 现出它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并具有民族的风貌与地区特色。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的污染已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所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在建筑界,为了迎接要求建筑与环境相谐调的挑战,就要加快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开发设计创作的途径,它已成为不可回避的历史责任。 根据1993年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国际建筑师第19次代表大会上提出的“为争取持久未来的相互依赖”为宗旨的《芝加哥宣言》的精神,当今世界哲学发展的主潮流是以生态为中心的世界观和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理,认为在建筑规划与设计领域中,要树立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观,它是以人为本,天人合一,遵循自然,回归自然,人、社会、自然三者和谐,生态综合平衡,生生不息的可持续发展。 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观,就为今后城市建筑的规划与设计、人居环境的改善与创新指明了方向,要敢于改革和创新,为居民创造舒适、美好、科学、卫生的生活环境,造福于后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