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燮为何号“板桥”? 清代著名画家、文学家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清康熙32年出生于江苏兴化县一个书香门第。 板桥的名与字是父亲从小给他起的。燮(Xiè),和顺的意思,《书·洪范》中说:“燮友柔克。”意思是说,和顺时用柔就能治之。饱学之士的父亲依照这一经典,给儿子取名“燮”,字“克柔”,期望儿子一生和顺,以柔顺见胜。 “板桥”是郑燮的号,是他成年后自己起的。为什么以“板桥”为号呢?这要从他的故乡说起。 郑板桥的家,坐落在江苏兴化城东南郑家巷,离城墙不远,紧靠护城河,河上有一座小木桥,是个要道口。这座桥始建于宋朝,当地的人都称之为“古板桥”,离他故居很近,桥旁有郑家大堂屋,是他父亲教书的地方。这里风景优美,绿竹清水,一派江南水乡景色。幼时的郑燮,常到古板桥上玩耍,在这里接触了不少的劳动人民,领略大自然的美景。这小小的古板桥,对陶冶郑燮的性情,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郑燮成年后长期漂流外地,很想念家乡的古板桥。他亲自题了“古板桥”三个字,用石碑刻起来,立在桥的南端,并且把板桥作为自己的号,自称为“板桥道人”。他在《板桥自叙》中写道:“兴化有三郑(氏),其一为‘铁郑’,其一为‘糖郑’,其一为‘板桥郑’。居士喜其名,故天下咸称郑板桥云。”他中进士后,自刻了一枚“二十年前旧板桥”的印章,来表达他对故乡的思念。 清道光年间,当地人重修了古板桥,木桥改成砖桥,但桥名未改,仍叫“古板桥“。解放后,护城河填平了,桥也不存在了,但郑板桥因“古板桥”得名,“古板桥”又因郑板桥出名,“古板桥”作为这一带的地名,一直沿袭到今天。 父亲为郑板桥起名时,期望儿子一生柔顺。可板桥孤高傲世,不愿与权贵同流合污,一生坎坷,是在贫困多难中度过的。由于他的天资聪颖,又勤奋学习,青年时在绘画、书法、诗词诸方面已初露锋芒,是兴化县有名气的秀才。但在科场仕途上他并不顺利,为生活所迫,不得不靠卖字画、教蒙童糊口。他是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历经三朝,40岁考中举人,44岁才考中进士。 49岁时,郑板桥被派往山东范县为七品县令;五年后又从范县调往潍县。他为官12年,清正廉洁,为民请命,从不送礼孝敬上司,结果终被罢官,罪名是擅自开仓赈济。离开潍县时百姓们点香携酒,一直将这位清官送到十里长亭。 “宦海归来两袖空,逢人卖竹画清风。”1753年,60岁的郑板桥罢官后重到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一位名叫李啸村的秀才闻讯后给板桥送上一副对联: 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 板桥打开看后,不禁击掌叫道:“好!以此十字表述我的一生,最恰当不过!” 的确,郑板桥在我国文学史、艺术史上,是一位重要的文学家、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堪称诗书画“三绝”。在绘画上他是“扬州八怪”的杰出代表,一生最喜画兰、竹、石、菊,形象生动,笔力挺拔,表现画家顽强不屈、坚韧不拔的品格;他的书法别具一格,用隶书渗入行书和楷书,遒劲妩媚,奇秀雅逸,自称“六分半书”;他将诗、书、画、印这四种民族传统艺术有机糅合在一起,推向新的艺术高峰,形成合四体为一的板桥风格,为中国画的发展开拓了新路。 像郑板桥这样一位文才俊逸、成就卓越的艺术家,却一生贫困,老年寄食扬州,身无立锥之地。他病逝那年73岁,身后甚为萧条,只为后世留下《板桥全集》。 “弘一法师”李叔同 中国早期话剧活动家、艺术教育家李叔同(1880-1942),又名文涛,字息霜,浙江平湖人,出生于天津一个进士、盐商家庭。 1905至1910年间,李叔同留学日本东京,学习西洋绘画和音乐,发起创立春柳社,曾参加话剧《茶花女》等演出。回国后,他在浙江两级师范、南京高等师范等校从事绘画、音乐教育。 李叔同擅长书画篆刻,工诗词。作有歌曲《春游》、《早秋》等,并采用外国歌曲配制新词作教材,如《送别》、《西湖》等,对中国早期的艺术教育具有启蒙意义。 出人意料的是,1918年8月19日,才华横溢的李叔同竟然到杭州虎跑寺出家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 李叔同从1898年成家到1918年出家这20年间,经历了由翩翩公子、风流才子而文艺大家的过程,可谓“绚烂之极”。这样一个名重一时的人,竟然在他的39岁盛年,忍心抛妻别子,丢下敬爱他依恋他的学生们,带着他潜修多年的艺术才华和几件灰布衣服,毫不留恋地出家了。这给当时和后来的人们留下一个谜。 对于李叔同的出家原因,他的学生丰子恺认为是:“忧时愤世,报国无门。”他的同事夏 尊则认为:“他的出家,他的弘法度生,都是夙愿使然。”他称李叔同出家因缘于“断食”。1915年,夏 尊从一本日本杂志上看到一篇关于“断食”的文章。文章说,断食是身心“更新”的修养方法,可以使人生出伟大的精神力量,还可以治愈疾病。李叔同听了夏 尊的介绍,就要了杂志看。到了1916年阳历年假,李叔同果真就到虎跑寺断食三星期:第一星期逐渐减食至尽,第二星期除水以外完全不食,第三星期起由粥汤逐渐增加至常量。李叔同觉得经过断食,自己“身心灵化,欢乐康强”,所患神经衰弱症有所缓解,身心轻快,有飘飘欲仙之感,自觉脱胎换骨了。从此他用老子“能婴儿乎”之意,又改名为“李婴”。两年后他果然出家。 李叔同出家后,在晚年有两个字号:“晚晴老人”、“二一老人”。 “晚晴老人”出自李商隐的《晚晴》诗。李叔同特别喜欢这首诗中的两句:“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于是他便用“晚晴”为山房命名,晚年自号“晚晴老人”。他虽已出家为僧,但仍关心抗日,曾手写题词“念佛不忘救国”。他在《复丰子恺信》中写道:“为护法故,不怕炮弹,倘值变乱,愿以身殉。古人诗云:‘莫嫌老圃秋容淡,犹有黄花晚节香。’吾人一生晚节最为要紧。”丰子恺曾邀他到内地避战乱,他回信说:“朽人年来,老态日增,不久即将终生极乐……犹如夕阳,殷红绚彩,随即西沉。”这正是“晚晴”二字的极好写照。 李叔同晚年还自称“二一老人”。何谓“二一”?即“一事无成人渐老,一钱不值何消说”。李叔同出家24年,刻苦修行,持戒甚严,精研律法,为弘法渡生不遗余力,成为一代大德高僧,人称“弘一法师”。但是,他好像并没有完全摆脱人生的苦恼,否则,他不会在晚年给自己取个“二一老人”名字。 1942年9月,李叔同在泉州开元寺圆寂。他在弥留之际,曾书写“悲欣交集”四字,一面欣庆自己的解脱,一面悲悯众生的苦恼。 “默不作声”沈尹默 中国最早尝试写白话诗的诗人是谁?1922年8月亚东图书馆出版的《新诗年选》一书首推沈尹默。该书对沈尹默所作《月夜》一诗作评语道:“这首诗大约作于1917年的冬天,在中国新诗史上,算是第一首散文诗。其妙处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沈尹默这首《月夜》,与他的新诗《鸽子》、《人力车夫》一道,发表于1918年《新青年》四卷1号。 沈尹默(1883-1971),当代著名的诗人、教育家、书法家,原名沈君默,字中,号秋明,浙江吴兴县人,出生于陕西汉阴一个书香门第。祖父是前清解元,诗思敏捷,精于书法。父亲喜欢吟咏,爱读史书,书法亦好。沈君默自小在祖父、父亲身边长大,耳濡目染,爱上了文学和书法。沈君默5岁开始读书,早年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1913年后历任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文科教授,北平大学校长。他处世稳健,为人沈潜睿智,有“鬼谷子”之称。 沈君默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主将之一。自从《新青年》迁到北大后,沈君默先生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20余首新诗,为早期白话诗倡导者之一。1919年起他开始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为六编辑之一。 沈君默为何改名沈尹默呢?他在北京大学任教时,有位朋友开玩笑说:“既默不作声,何必再开口?”意思是说你名字中既然有了“默”字,“君”字下的“口”字就是多余的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沈君默心想自己不善辞令,当时国民党政府又不许百姓谈论国事,再加上同仁中有位同名的张君默,为表明个性,便于区别,寓含讽意,沈君默于是更名为“沈尹默”,之后一直沿用下来。 沈尹默不仅以写新诗著名,对旧体诗词也造诣颇深,一生写过数千首。1951年,沈尹默将所作词选了几百阕,编成一本《秋明长短句》,夏承焘教授读了这本词曾给予高度评价。 沈尹默还擅长书法,以行书闻名于世。他在书法理论上自成一家,倡导以腕行笔,不主张模拟结构,于笔法、笔势多有阐发,著有《执笔五要法》、《书法论丛》、《学书丛话》、《沈尹默论书丛稿》、《沈尹默书法集》等,为我国书法界宝贵遗产。 “双清楼主”何香凝 何香凝(1878-1972),原名谏,又名瑞谏,自号双清楼主,广东南海人。“香”是旧时女子的代称,“香凝”象征美好。 何香凝自号双清楼主,寄寓着这对夫妇一段难忘的生活。 1897年,何香凝与廖仲恺在广州结为伉俪。婚后两人还在读书,经济上未能独立,廖仲恺父亲留下的为数不多的钱都被他哥哥拿去用在官场上了,这对新婚夫妇只好寄居在廖仲恺哥哥廖恩焘家中。开始住在楼下的一间房子里,后来为了躲避侄儿女的打闹干扰,他俩就搬到楼顶平台上的楼梯间居住。生活虽然清苦,但两人志趣相同,每日读书学习,议论时事,情投意合,夫妻感情十分融洽。 一年中秋佳节,皓月当空,清光射向斗室,只见月清人清楼也清,大有“人月双清”之感。何香凝触景生情,写下了“愿年年此夜,人月双清”的诗句。他俩自得其乐,便将这小小的楼梯间取名为“双清楼”。为了纪念这段新婚却寄人篱下的生活,何香凝对她一生所迁居的住处,从同盟会时期在日本、大革命时期在广州到抗战时期在上海的居室,都习惯称作“双清楼”,并自号“双清楼主”。 1902年,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何香凝毅然变卖娘家给她陪嫁的妆奁饰物,连同私蓄1000多元,作为路费与学费,与丈夫廖仲恺一起东渡日本。不久,他俩在日本结识了孙中山先生,先后参加了同盟会,从此投身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 “劝君莫惜头颅贵,留取中华史上名。”这是1904年何香凝送廖仲恺秘密回国进行革命活动时写的诗句。 “人生最重是精神,精神日新德日新。”这是1922年廖仲恺被陈炯明叛军拘禁于石井囚室时写给何香凝的“诀别诗”。 廖仲恺作为国民党左派领袖,1923年后历任孙 中山大元帅府财政部长、广东省长、国民革命军总党代表、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孙中山逝世后,他继续执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1925年8月20日在广州惨遭国民党右派暗杀。 何香凝为失去28年风雨与共的伴侣悲痛欲绝。但她没有被悲伤所压倒,而是继承廖仲恺的遗志,又继续为中国革命而奔走呼号。建国后,这位革命老人历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妇联名誉主席等职。 何香凝一生喜爱绘画,尤爱画梅,所作山水、花卉,笔致圆浑质朴,所绘作的诗画均号以“双清楼主”,以纪念新婚后那段难忘的生活。诗人柳亚子曾在她所作的一幅《狮》画上题道: 国魂招得睡狮醒,绝技金闺妙铸形。 应念双清楼上事,鬼雄长护此丹青。 廖仲恺与何香凝的独生子廖承志(1908-1983),出生于日本东京。取名“承志”,父母期望他继承革命之志。廖承志从小面聆父亲及孙中山、宋庆龄等革命家的教诲,1925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加入红军,并参加长征。建国后,他历任青年团中央书记、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并在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张大千:大千世界大画家 现代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1899-1983),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小名季,字季爰,四川内江人。他出身于一个充满文化艺术氛围的富商家庭,母亲擅绘画,从小他向母亲学画画。他哥哥善擅画虎。少年时他随兄去上海学习诗文、书法、绘画,1917年又随兄去日本京都,学习绘画和印染工艺。1919年回国后,在上海从李瑞清,曾熙学习诗文书画。 1919年,张正权回国后听到未婚妻去世的消息,曾到松江禅定寺出家为僧。逸琳法师取《长阿舍经》所说“三千大千世界”,为他取法号“大千”。 “大千”的含义是指“三千大千世界”,简称“大千世界”,指广大无边的世界。这一佛教用语出自古印度的一个传说,谓广大范
围的世界,以日月环绕出没的须弥山为中心,同一日月所照的四洲天下为一世界,合一千世界为小千世界,合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合一千个中千世界为大千世界。佛教沿用其说,以三千大千世界为释迦牟尼佛教所教化的范围。 张正权从法师为自己取的法号中悟出,纷纭复杂的大千世界可包含在一个人精诚专一、锲而不舍的一念之间。张大千只当了5个月僧人,还俗后他便以法号大千为名字,别号“大千居士”。 张大千擅长画山水、花鸟、人物,工书法、诗文,30岁时就闻名中国。1936年他受聘任南京中央大学美术系教授。 大千世界,纵横几万里,上下五千年,皆是张大千师法学画的广阔天地。他起初临摹学习清初四大高僧朱耷(八大山人)、原济(石涛)、髡残(万溪)、弘仁(渐江)的画。抗战期间,他走遍名山大川,“搜尽奇峰打草稿”,后去敦煌石窟揣摩三年,其目光超越宋、元、明、清而上接北魏、隋、唐,在兼收并蓄中逐渐创出自己的艺术风格。对于他的画风演变,有专家评析说,张大千一生画风有“三变”:30岁前“以古为师”,求其“清新俊逸”;后“以自然为师”,50岁左右进而“瑰丽雄伟”;“以心为师”,60岁后饱经沧桑,学养已深,人画亦老,达到“苍浑渊穆”的境地。他熔中西绘画技法于一炉,善于继承,又敢于创新,把国画的技法、境界向前推进了一步。 张大千50年代栖身海外,定居巴西八德园;1978年移居我国台湾台北双溪摩耶精舍。他曾先后在巴黎、纽约、东京、新德里和香港等地举办画展,驰誉国内外艺坛。1957年美国纽约世界美术家协会推举他为当代第一大画家。他曾和世界著名画家毕加索结交,互表钦慕,人称“东张西毕”。 张大千晚年旅居台北,念念不忘祖国的统一,曾催促台湾当局与祖国大陆实行“三通”,盼望早日返回家乡与亲友团聚。1983年4月2日,一代国画大师张大千在台北去世。有《张大千画册》、《张大千书画集》等传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