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名务观,号放翁。人称“小李白”。晚年又自题住宅为“风月轩”。传说陆游的母亲生他的时候,恍惚中看到有一学士走来,自称是苏门学士秦观。后来,陆游的父亲陆宰为他起名时,他的母亲忽忆及梦中事,陆宰便笑着说:“那就名叫务观吧。”意思是说,陆游将来一定能成为第二秦观。务观其名,是寄予着父母对陆游文才出众的祝愿。果然不负双亲的厚望,陆游在十七、八岁时就有了诗名,后来创作了大量爱国诗篇,成为当时人民抗金呼声的直接回响,他成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冠。初有抗金之志的孝宗即位后,对陆游的策论和诗作极为赞赏,一天,孝宗驾临华文阁视察,向随行的周益公问道:“现时也有象唐李白那样的大诗人吗?”周回奏:“依臣看,只有陆游可与比肩。”孝宗点头。从此,人们称陆游为“小李白。”这一别号,是朝野对其诗歌创作的高度评价。在陆游的诗中,有这样一首:“策策桐飘已半空,啼螀渐觉近房栊。一生不作牛衣泣,万事从渠马耳风。名姓已甘黄纸外,光阴全付绿樽中。门前剥啄谁相觅,贺我今年号放翁。”为什么号放翁呢?原来陆游任成都府路安抚使参议官时,与大诗人范成大一起共事,由于两人有些矛盾,范成大左右的官员认为陆游不知高下,不守礼义,是个粗野狂放的人。陆游气愤地想到:“你们说我狂放,我就当个‘放翁’,总比明哲保身的庸人强。”从此,“放翁”这个号经常出现在他的诗文中。孝宗淳熙十三年,陆游回到临安,入朝做了军器少监。但仍然以诗为戈,抒发爱国热情,坚持抗金爱国思想。而令朝中的投降派十分不安,因而讨厌他,上疏皇帝诬陷陆游不务正业,只知“嘲咏风月”。陆游再度被黜,他怀着满腔愤怒回到家乡山阴后,立即提笔把他在镜湖旁的住宅题为“风月轩”。虽云“风月”,实则是发泄他壮志未酬的悲愤情怀。
李白 相传,李白至6岁时,他的父亲还想不出一个合意的名字,开口不是阿娃,就是阿弟。直到过了6岁。这一年的春天,李白跟父母出游到野外踏青。三人来到风景佳处,看到山青、石奇、林翠、花艳,李父随口吟出:“春风送暖蓓蕾开,迎新绽金它先来。”李母听了接着吟到:“火烧杏林红霞落,”由于第四句未能接上,李白根据眼前的景物,指着路边盛开的李树说:“李花怒放一树白”。这样一凑竟成一首《春日绝句》。李父再三吟哦,深感儿子的诗句清雅自然,意境超过前三句。而且头一字是本家的姓,末后一字堪称画龙点睛。这个“白”字,既体现李花洁白如雪,又预兆李子丰收,在李母的赞同下,便给儿子取名“李白”。
洪秀全 据清同治十三年刊印的《粤寇起事纪实》一书记载,洪秀全本姓郑,原名任坤,“洪秀全”是他创立拜上帝会,从事推翻清政府时所改。原来,“洪”是拜上帝会的立会之号,亦作联络暗号,称为“三八二十一”(即“洪”字由“三八廿一”四个字组成);“秀全”之名由“我乃人王”四字组成。在这里,“我”借用“禾”字,禾、我音近。洪秀全的长子初名“天贵”,洪秀全登基为王后,又加了一个“福”字,成为“洪天贵福”。由此可见,洪秀全颇注重姓名的寓意。
孙中山 章士钊是我国近现代史上一位有影响的政治活动家、学者。他年轻时,曾翻译过一本名为《三十三年之梦》的书。由于该书主要介绍了孙逸仙的革命事迹,所以该书又名为《大革命家孙逸仙》。孙逸仙真名叫孙文,假名叫中山樵。在翻译过程中,因一时笔误,他竟把孙逸仙的真名——孙文,与假名——中山樵的两个姓连缀成文,写成了“孙中山”。此书出版后,“孙中山”这个名字也随即传开,久而久之,竟成了孙逸仙的正式名字了。
鲁迅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鲁迅”的笔名是一九一八年他在《新青年》杂志五月号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是启用的。从此以后,“鲁迅”这个名字名扬四海,尽人皆知。鲁迅起这个名字有何深意呢?对于这个问题,鲁迅的好友徐寿棠先生有过一段回忆。徐寿棠是在江西南昌读到鲁迅的《狂人日记》的。这篇小说对他震动很大。他横看竖看,觉得很像出自豫才之手。可是作品的署名却姓鲁。他满心怀疑,就写信去询问。后来他收到鲁迅回信,证实确实是鲁迅的作品。一九二零年底,鲁迅跟徐寿棠见面对此作了解答,他说:“因为《新青年》编辑者不愿意有别名一般的署名,我从前用过迅行的别号是你所知道的,所以临时命名如此。理由是:“(一)母亲姓鲁,(二)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愚鲁而迅速之意。”取名“鲁迅”表明了他对母亲、祖国的热爱,以及时刻不忘奋力前行的严格要求。
茅盾 这是沈雁冰一九二七年在《小说月报》上发表《幻灭》小说时开始使用的。当时叶圣陶是这个刊物的编辑,而沈雁冰又是被蒋介石通缉的人,为了避免麻烦,沈便随手取了个“矛盾”的笔名。发表时,叶圣陶将“矛”字添了个草头成了“茅盾”,以应《百家姓》中“谈宋茅庞”的茅姓。后来,沈雁冰在他的《写在〈蚀〉的新版后面》一文中说:“为什么要取‘矛盾’二字为笔名?好像是随手招来,然而也不尽然。‘五四’以后,能接触的人和事一天一天多而且复杂,同时也逐渐理解到那时渐成为流行语的‘矛盾’一词的实际。一九二七年上半年我在武汉又经历了较前更深更广的生活,不但看到了更多的革命与反革命的矛盾,也看到了革命阵营内部的矛盾,尤其是清楚地认识到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这大变动时代的矛盾。而且,自然也不会看到我自己生活上、思想中也有很大的矛盾。但是,那时候,我又看到有不少人们思想上实在有矛盾,甚至言行有矛盾,却又自以为自己没有矛盾,常常侃侃而谈,教训别人——我对这样的人就不大能理解,也有点觉得这也是‘掩耳盗铃’之一类的表现。大概是带点讽刺别人也嘲笑自己的文人积习罢,于是我取了‘矛盾’二字作为笔名。但后来还是带了草头出现,那是我所料不到的。”
郭沫若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号尚武,“沫若”是他的笔名。他第一次启用“沫若”的笔名是在一九一九年九月十一日,他在《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发表诗作《抱和儿在博多湾海浴》。这个书名是何意呢?郭沫若的朋友范允臧曾向他本人询问过“沫若”的含义。郭沫若这样解释道:“我的名字其实本是‘沫若’,是由我故乡的两条河,沫水和若水合拢来的。司马相如的《喻巴蜀檄》里有‘关沫若’一句,便是那两条河并举的开始了。”郭沫若所说的沫水就是就是今天的大渡河,他所说的若水就是雅砻江,这两条河在郭沫若的家乡附近汇合,流向远方。为此,郭沫若特意选取“沫若”作为自己的笔名。从‘沫若’这个笔名可以看出他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河山的深厚感情。
巴金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一九二八年八月,他在法国沙多—吉里城拉·封丹中学食堂楼上宿舍里写完小说《灭亡》,准备寄给在上海的朋友,请代为印刷。在包扎投邮之前,他在扉页上写了“巴金著”三个字,从此这个笔名就开始使用了。巴金使用笔名,只是为了把真实姓名隐藏起来,而不是要在名字上花费精力、表现自己。在这之前的一九二二年,他还用过一个笔名(佩竿)发表小诗和散文,不过那个笔名容易暴露自己,《灭亡》发表之后便不再用了。小说《灭亡》在上海《小说月报》一九二九年一月号上发表,连载了四期。但“巴金”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却是在一九二八年十月出版的《东方杂志》十九号上面。